Thursday, August 26, 2010

民種情仇 : 823事件的反思

楚辭曰“悲莫悲兮生別離”,俗語云“苦中之苦,莫如恩愛別離之苦”。2010年8月23日,這日期,對香港人而言,將永遠無法在他們的記憶中刪除。四個家庭,本來正享受著愈快的旅程。可他們萬萬沒想不到,這旅程竟然是他們最後一次齊家共聚天倫樂。


一名被革職的高級警官 - 門多薩,手持一把M16型機關槍,闖入一輛載有20名香港遊客的旅遊巴士,以他們爲人質,強迫警局讓其復職。一開始,5名老年、幼童被釋放,其它15人在巴士裏呆了一個心驚膽跳的11小時。可最後,卻是以非常血腥、悲壯的方式收場。雖然 門多薩 被警方的阻擊手擊斃,可以有7名人質當場被他亂槍擊斃,1名重傷者在獲救後,立即送院急救,可終於在第2天早上不敵死神,停止了他痛苦的呼吸。就這樣,8 位香港人,在這趟‘馬尼拉’之旅畫上了他們人生的句點。


在最後時刻,据說 門多薩 ,因與警方談判破裂,近乎發瘋,而亂槍掃射。有一位稱爲梁太的女士,她丈夫以血肉之軀提她擋彈而喪生,他的兩個女兒亦成爲亂槍下的冤魂,兒子則頭部受傷,經急救後,情況穩定。家破人亡之痛,難以盡言。她在接受訪問時,滿臉淚水,她說,她真想與夫君共赴黃泉路,可想著兒子需要人照顧,必須堅強活著。還有兩位痛失雙親的姐弟,試想這件事對他們整個心理成長過程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何等大。看到此等情況,何人會不覺得心寒?梁太除了表示傷痛,亦表示她對菲律賓政府的極度憤恨,無法接受他們在這解救行動中的嚴重失誤。8月26日,死者遺體透過包機遣送囘港。抵達香港後,特首曾蔭權帶領全體政府官員,為死者默哀,許多的藝人亦參于其中。有此可見,香港人在此事所承受的,是非一般的打擊。


從8月24日起,相關的報道、評論陸續在報章、電視新聞出現。絕大部份、來自好幾個國家的評論都指菲律賓警備方面的嚴重失誤與問題,導致不必要的傷亡。香港及中國的政府與民衆對此事件極爲不滿,並對菲律賓政府施於嚴厲的譴責。鳳凰衛視的一些評論言,還提出了他們在件事的十大失誤。網上對菲律賓政府的批評數不勝數,根據一項近20萬人參與的網上調查,60%中國人聲稱“此生不去菲律賓”。有些人甚至誇張地說要向他們宣戰。雖説網上的言論不可盡信,但透過這些評論,卻反映了香港人此時的波動情緒。


鳳凰台的一位評論言説道:“發生了這樁慘案後,此時中國人需要小心處理的,莫過於“民族主義”,“種族主義”情緒,以免將此怒氣遷至整個菲律賓民族身上。”民族與種族情緒,若善加運用,可建邦立國。但若處理不當,讓它無限制地延伸,最後會變成一種狹義的民族和種族主義,而當它與一種帶有驚人破壞力的結構性自我主義 結合,可變成一把塗炭生靈的魔刀。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二次大戰期間,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屠殺、日軍對中國人的殘殺。今天在報章還看到,香港市民 及 菲佣開始擔心“仇菲”事件法發生。相信文明的香港人應該不至於那程度。可作為擁有炎黃子孫血脈的民族,不得不對這課題深思。




1名族主義、種族主義 情緒的反思:




這件事除了凸現菲律賓警備問題百出,無疑亦間接反映其警隊内部的腐敗。記得我父親曾說過:“這國家是笨得無葯可救。自他們獨立以來,美國花了許多金錢、精力協助他們建國,可他們就是不爭氣。” 據説菲律賓警察貪污極嚴重。若果真如此,一個腐爛的體系,是很難期望他能訓練出專業的工人。當菲律賓總統向各界媒體發表意見時,從其神情似乎看不出有一絲毫悔意,而使不少香港人更加怒火衝天。亦有菲律賓人公開道歉,並指出對他們警備失誤深感失望。




千錯、萬錯,這次事件與許多菲律賓人無關,尤其在港工作的菲佣,他們亦不會期望這件事的發生。爲此,我們須小心處理自身的情緒。記得一位鳳凰衛視的評論員說:“對於比我們強的西方國家,我們仰視他們,對於比我們落後的,我們俯視他們。可切莫讓俯視演變成鄙視、仇視”。或許因為自身不是香港人,要不,此時的情緒難免會像他們那樣波動。可身為沙巴的華人,我覺得我們需反省以往我們對菲律賓人的態度。雖然非法入境的菲律賓人,嚴重影響沙巴的治安,可總不能因此而一棍子把所有菲律賓人打死,認定他們全是社會的毒品。沙巴的華人都以非一般眼光看待菲律賓人,對他們的提防之心極重。人,不管任何種族、國籍,他是按上帝的形象和樣式被造,是有尊嚴的。16世紀,民主思想的鼻祖 - 洛克(John Locke){英國},他提到人的生命權、產權、自由權 要被尊重,其思想的基礎,就是人裏面神的形象。所以,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。







2國家的經濟、旅遊、政治方面的反思:




經濟乃國之命脈,而政治體系的完善對經濟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。若該國政治體系千倉百孔,治安混亂,將嚴重影響旅遊業的發展。這樣,該國的前景是不堪設想的。据一些報導說,該警官 - 門諾沙,爲何有此瘋狂擧動,當中涉及他本人與警察内部的一些矛盾,當時警方竟然還以其弟性命要挾,而使之狂性大發。當中情節的虛實,再作任何討論已無太大意義,唯希望菲律賓政府能高度關注這事件,斬釘截鐵、雷厲風行地做出改善。若他們仍舊不思進取,那對於他們國家的前途, 我只有三個字 - “沒眼睇”(粵)。馬來西亞,尤其是沙巴政府,也應當從這事件得到啓發。近年來,來自中國内地 及 香港的遊客逐漸增加,特別是當電視劇《富貴門》推出後,讓香港人對沙巴的認識更勝一層,成爲他們的旅遊景點之一。希望沙巴政府能提高警戒,設法對現有的治安問題改善,警備增強。切莫驕傲自大、疏於防範,認爲同樣事件一定不會在沙巴發生。




3 “港人情義”




當中有兩位非提不可的人物。一位就是那身先士卒的導遊 - 謝廷駿先生。據説他現在只不過是業餘導遊,在這次事件中,他仍然臨危不亂、盡忠職守,顯出他的專業精神風采依然。可最後卻因此培上了性命,讓人深感惋惜。而另一位,就是那位梁太的丈夫 - 梁錦榮先生。有道是 “ 夫妻本是同林鳥,大難臨頭各自飛 ” 。梁先生卻願意在這危難關頭,捨命救妻,實為難得。此外,政府官員 及 藝人們為死者進行的默哀儀式,讓我腦海裏呈現了一幅美麗的官民一心圖。香港 - 這閃閃發亮的東方之珠,總有股難以説明的魅力吸引著我 。曾有好長一段時間,香港人給我的印象 - 現實、機靈、創意百般的娛樂。當談到内涵、深度,我是不會想到香港人的。無可厚非是出於當時的我對香港歷史膚淺的認識,而有的無知想法。後來明白了,並看了許多由香港人所著的基督教書藉,深深啓發我思考許多事物,讓我更不得不承認香港乃臥虎藏龍之地。這件事的發生,再次讓我看到“香港有情”。







這場悲劇的發生,相信還有許多值得深思之處。對香港人而言,那股傷痛、悲憤之情,需要一些時間康服。或許在他們腦海裏藏下了一道不能磨滅的傷痕。可當中也讓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永遠留在人民的心中。




老板

Wednesday, March 24, 2010

推偵俠情

“情義繞心中有幾多重

仇 恨 又卻是誰所種



情仇兩不分 愛中偏有恨 恩怨同重

... ...


屠龍刀 倚天劍 斬不斷心中迷夢”(粵語)


這是鄭少秋所主唱的《倚天屠龍記》,歌詞由已故的一名風流才子 - 黃霑書寫。衆所周知《倚天屠龍記》乃金庸武俠名著。“恩、怨、情、仇”四大情感都展現於大多的武俠作品。一位朋友曾向我提及,武俠小説在華人的圈子的流行度,猶如 推理/偵探 系列 在西方圈子一般。這使我想起,一位蒙古人 - 代欽所著的《儒家思想與中國傳統數學》,作者透過 歐基理德(古希臘)所著的《幾何原本》(Element) 與 中國的《九章算術》作一對比,論述中國數學 與 儒家傳統 之内在關係。《幾何原本》以理論爲主,而《九章算術》則以實用爲主,襯托出 中國 與 西方 在思想根源上的天淵之別。


(24/03/2010)於Bayview酒店的“大馬團契”聚會,聆聽 蘇立忠牧師(新加坡生命堂主理牧師)所主講的《新馬民間信仰的認識》。蘇牧師先大略介紹 歐美人、中國人 及 希伯來人 的思想體系,後才敍述,儒釋道,與基層人士的一些傳説的大混合,形成了五花八門的民間信仰。歐洲雖受希臘哲學熏陶,可也曾經歷一段漫長,思想封鎖的中古時期,至到“文藝復興”“宗教改革”後,思想解放。中國在春求戰國時代,何嘗不是思想百花齊放,可經秦始皇“焚書坑儒”,漢武帝“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,普儸大衆的文化與思想,被統治者強行壓制。統治者們更按其所好尊“儒術”,使中華民族在思想上沉睡了2千多年。爲此,小弟在想,這也或許是民間信仰盛行於華人圈子之因。



如今教育普及 , 中國在馬列主義 , 唯物主義影嚮下 , 更注重理性思考 . 可那股"武俠情"仍然在血液中澎湃 。“推理偵探” 或 “俠義豪情”?作為擁有炎黃子孫血脈的民族,我個人認爲,爲了展現我們民族的特色,但又能與時並進,兩者平衡發展,方為上上策。歷史讓我看到,當人將理性推為至尊,而抹殺其他一切時,所帶來的災害 - 例如:兩次大戰、文化大革命。法國分別在1900年 與 1937年 於巴黎舉辦世博會,向世界各國展現人類文明的輝煌成就。可隨之而來,極度諷刺的事情發生了。文明的人類用最不文明的方式解決問題 - 兩次世界大戰分別在1914年 及1937年 爆發。同樣,歷史亦讓我們看見因著偏激、無知,不少科學家無辜的被折磨,甚至斷送性命。因此,爲了不將我們陷入迷信、無知之地,理性思維自然是不可欠缺。到底,歷史是否真的讓我們吸取了教訓?

電影《葉問 2》,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,就是 葉問在一個晚上,與他徒弟- 黃樑的對話

葉問:你覺得我很能打,對嗎?
黃樑:當然。
葉問:那十年、或廿年後呢?那時我老了,你可能比我更厲害。學武術,並非只為爲了與別人較
量。更重要的是,它包含了做人的修為。

作爲一名老師,看見學生能在學業上突飛猛進、躍過龍門、榜上有名、前程似錦,自然覺得開心。但最興尉的並不止於此,而是看見他們成爲對社會、國家、地球真正有用的人。要不,即使他能成爲他專業上的曠世奇才,但卻與恐怖分子為伍。“手持寶劍,心無俠情”,這把劍,就變成了一把為禍蒼生的魔刀。同樣,空有匹夫之勇,缺乏機智謀略,最後只有做出無爲的犧牲,也是非常可惜。

“作人的意義何在?”是我們要不斷提醒自己 或 思考的問題。對我本身而言,我的信仰 - 基督教,教導了我一套豐富的人生意義。對於其他信仰者,你思想你的人生意義了嗎?還是已被繁忙的城市生活、消費主義的把戲、一日千里的資訊發展,或其他事情,把你逼得無時間思考了?你當真覺得這些都比做人的意義來的重要嗎?

老板

Friday, February 19, 2010

先賭為快

新加坡名勝賭場於今年春節正式營業。絡繹不絕的人潮紛紛擁進此地,爲的是發一筆“新年財”。然而,“新年財”是發了,卻是被賭場發了。“賭”已成爲華人春節期間一項重要活動。即使平時不參與賭博活動者,亦覺“小賭怡情”無傷大雅,玩一玩又何仿。更甚者,通宵達旦,導致第二天提不起勁作事,也不覺為過。

"有賭未畏輸(粤)" , "逢賭必勝" . "賭" , 自它在人類歷史的舞台登塲 , 到它與中華民族相遇 , 從此就和這黄皮肤的民族結下不解之緣 。據説南非有句順口溜:“不偷不是黑人,不嫖不是白人,不騙不是印度人,不賭不是華人”。這句話反映華人在當地的地位與‘好賭’之風俗。

“賭博”根據維基百科定義:[一種以有價值之物來賭輸贏之遊戲,屬娛樂活動 ],在西方經濟上定義:[對一事件與不確定結果,下注錢或具物質價值的東西,住要為贏取更多金錢或物質價值 ],一般上,會在短時間内看見結果。不管是賭場或博彩公司,它們當中都有些 能增強 機率 及 不能增強 機率之遊戲。在數學上,我們稱之爲"期望值"(Expected Mean/Expected Value)。對於第2種,賭場或博彩公司是近乎穩賺無疑;至於第1種,增強幾率之法,不外呼作一些數學上的運算,加上自身對該遊戲技巧的熟練。可再怎麽增加,畢竟也很難達到高水平的機率。當然,不一定需要賭場或彩票公司,我們才能賭博。只要手上有工具(撲克牌、輪盤、麻將、牌九、骰子...),任何地方都可進行。輸贏機率,因地利、人和 而異。可不管怎樣,畢竟難以穩贏。

對概率學稍有認識之人都明白,靠賭錚錢,近乎必死無疑。即使不懂,亦可從前人經驗得到許多借鑑之處。互動百科提及,拉斯維加斯HARRAH賭場的亞區行肖經理-比爾.朱說:“亞洲人是賭場唯一增長的客源”。不同文化歷史背景,自然會產生出對“賭博”定義的認識不同 及 賭博風氣之異處。但此風卻爲何在我們炎黃子孫的圈子裏特別“旺盛”。一些處理問題賭徒(俗稱“爛賭鬼”)之機溝發現,所處理的人當中,華人是佔了相當驚人的特高巴仙率。

互動百科所提及之“賭博成癮心理分析”有值得參考之處 - 從開始接觸至到上癮,依循著以下模式:

[ 刺激 -〉愉悅 -〉愉悅強化 -〉成癮 ]

先從“小賭怡情”起步。當從這類小刺激取得一些小成就時,心裏就得意洋洋。這類愉悅的期望與滿足反復多次後,就不斷強化,使賭者生理上逐漸形成條件反射,至最後心理性成癮。這一切,不外乎人性中的一大醜陋點 - “貪念”。貪念一但被激起,若不及時加以制止,待之到達走火入魔的地步,則慘不忍睹。華人爲何特別容易深陷其中? 依小弟之見,會不會與華人的整體的“苦命”滄桑史有關?

中國自秦始皇所創建的帝政,延續了大約3000年,直到最後,清王朝才與這帝國制度一同壽終正寢。可伴隨這制度而來的卻是一個極之複雜的“官僚體系”與“貪污系統”,而至今仍未倒臺。如易中天教授所著的《帝國的終結》提到,歷代以來,兩大帝王 - 明太祖洪武皇帝(朱元璋)清世宗 雍正皇帝 ,兩大清官 - 宋代的包青天明代的海瑞 都曾與這兩大體係奮力抗戰,可到頭來治標不治本。在這裡兩大體係下,最終遭殃的,自然是黎民百姓。在無力與官員反抗下,要不從商致富與官僚勾結,就是默默承認這“苦”命。當然,還可設想一步登天之法,若無膽打家劫舍,就設法看自己能否鴻運當頭 - “賭”。

華人移居海外,早自西漢 - 武帝建元期間,特別是張騫出使開發絲綢之路後。至到元代,廣東、福建兩省的一些居民,因無法忍受元軍摧殘而紛紛逃往海外謀生。而大量移居海外則從明朝鄭和下西洋開始。19世紀,隨著歐洲工業命爆發,殖民主義興起,西方列強在勞動力方面的需求量漸漸提高。清末時期的政治腐敗、列強侵略,造成民不聊生。大量華人為了淘金,紛紛成爲“契約華工”(俗稱“賣豬仔”)到美洲、太洋洲、南非、東南亞、俄羅斯等地成爲苦力。在此艱苦工作環境中,即使被刻薄亦無可奈何。“賭博”這玩意兒,自然伴隨這群海外華人飄洋過海,到世界各地。在工作之餘的時間,除了帶來娛樂、亦讓他們有機會“一埔翻身(粵)”,從此無需再如此撈苦。

此等“優良”傳統世代相傳,加上尋求刺激、想一步登天、不勞而獲的心理,最後形成華人的“爛賭”文化。另一種説法則認爲“到海外生活的華人普遍語言能力不佳,在難以融入當地主流情況下,賭博就成了娛樂的大宗”。

賭博之害處:

1 勞民傷財 :一但坐在賭臺上,多半時間長,影響精神;亦浪費錢。

2 增強貪念 :一贏錢,就想贏更多,不能自拔。

3 失家教、喪品性:一但家長無好榜樣,子女很容易受影響;亦使人養成好逸惡勞之心。

4 毀前程、害親人:一但身陷“爛賭”中,就無法自拔,傾家蕩產,甚至連累家人及親戚。


總結:個人心得 與 看法

小弟的親戚中,就有幾個“因賭傾產”者,幸好最後能痛改前非,而沒有走到自尋短見的地步。可在過去報章新聞中,因賭喪命者數不勝數。小弟 及 家父 對賭博遊戲有廣泛的認識,並參與過不少賭博遊戲,但至今,卻沒有從“小賭怡情”,發展至深陷其中。這或許因著我們的 知識背景 與 閲讀習慣 朔造了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“靠賭發財,必死無疑”。但,是否與小弟背景相同之人就一定不會成爲“問題賭徒”?這可非小弟能妄言之。因此,小弟仍然認爲,能不以任何形式沾上賭博,此為上策;若已沾上,奉勸“閣下”:[小賭怡情,莫生貪念,靠賭發財,必死無疑。]

由華人所發明的賭博遊戲,最流行的莫過於 麻將(粵:麻雀)、牌九(由骰子發展而成)。有人說拆麻將能鍛煉腦袋,防老人痴呆。或是,它只不過是一種參與賭博的藉口呢?不同人,看法不一。可按小弟想,鍛煉腦袋方法之多,如最近所流行的數字遊戲- “數獨(Sodoku)”、棋類遊戲、板上遊戲(Board Game)、閲讀...等,爲何一定要拆麻將呢?小弟個人認爲,閲讀(好書籍)是鍛煉腦袋最好方法,有益身心,更能促進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。

新加坡名勝賭場開業後數日就發生了一樁因錢財輸盡而偷竊之案件,這類事件會否接二連三地發生,小弟不敢想像。“賭癮如毒癮”,一旦陷入,難以脫身。無可厚非,新加坡政府在管制方面非常嚴謹,設立了‘問題賭徒理事會’,讓賭場與其配搭截止賭博汎濫,可是否真的有效,就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

老板